盤山而上,穿云而行,云霧繚繞間的茶山孕育了獨特的安化黑茶。源起于古梅山文化,滋養(yǎng)于山水環(huán)抱間,生于冰磧巖上,如今的安化正以新面貌妝點著“老”樣子,泰然地以文旅特色茶鎮(zhèn)的新面貌作出“忙里偷閑,喝杯茶去”的最佳詮釋。
古茶樹新茶人
黑茶,中國六大茶葉品類中的“后發(fā)酵茶”,由于微生物生機勃勃的活性,被稱為“有生命的茶葉”。悠悠資江,團霧輕輕氤氳于山水間,“山有千峰都繞水,茶無一葉不騰云?!卑不挥谑澜绻J的優(yōu)質茶樹生長的神秘緯度帶,這里的茶樹“山崖水畔,不種自生”,山水互相環(huán)抱,山體峰巒疊嶂、溪流密布,常年云霧繚繞,形成小而美的自然格局。
最具獨特之處,屬世界稀有卻在安化常見的冰磧巖。《茶經》記載“上者生爛石”。安化的冰磧巖是6億年前地球歷經極熱極寒的極端氣象后遺留的罕見巖石,堪稱世界地質奇觀,檢測鑒定出其含有3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硒、鋅含量豐富。廣袤的冰磧巖,讓安化茶樹從出生開始就非同凡響。

圖為冰磧巖
安化現有茶園三十多萬畝,小片分布于山地,茶中有林,林中有茶。順著盤山路一直上行,穿過一段狹窄的公路,來到高馬二溪村。湖南高甲溪茶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諶貴祥說,在層巒疊嶂、溪澗縱橫的山谷間,是最古老的高山茶生長的地方,這里素有“千年黑茶出安化,高馬二溪茶最佳”的美譽。高馬二溪的茶更是黑茶“皇冠上的明珠”,古時曾是皇家茶園。
諶貴祥為“高甲溪”茶印第八代傳人,他正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如動漫設計、抖音直播、休閑茶游等方式,帶領這一古老的茶類適應現代市場,助力當地鄉(xiāng)村振興。
“2011年的時候,我們村被農業(yè)農村部評為了全國的‘一村一品’村與特色產業(yè)‘億元’村,茶葉給我們村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备唏R二溪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諶志成說。
古技藝新傳承
“80后”周六與他的兄弟一起,創(chuàng)建山有德茶業(yè),他們正以更加年輕化的視角,堅持傳統老茶品牌的“新玩法”,強調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堅持,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其品牌設計更積極迎合現代年輕人市場,在堅持安化黑茶品質的同時追求引領黑茶走出大山的新思路。
“俗話說:‘酒要勾兌,茶要拼配。’安化黑茶的一大核心技術就是拼配,一是老原料與新原料的拼配,二是陽面山與陰面山的原料拼配,三是不同等級的茶的拼配,拼配的比例是茶人的學問?!卑不h茶業(yè)協會會長蔣躍登說。
“七星灶,是安化黑茶的靈魂。毛茶干燥全靠七星灶松柴明火烘焙,蔓延上升的溫度,將松柴的馥郁融入毛茶的軀體,實現松香入骨?!敝芰f。這項技術使安化黑茶在眾多茶類中獨樹一幟,是安化黑茶品質形成的核心技術。

圖為山有德茶業(yè)茶廠內七星灶
安化黑茶沉淀百年的獨特工藝——“千兩茶”傳統加工技藝,2022年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圖為千兩茶
古遺跡新風貌
建于1939年的安化的白沙溪茶廠被評為安化天尖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保護單位,這里被視作我國緊壓茶的發(fā)祥地、湖南邊銷茶的搖籃。
1902年的百年木倉,至今在中茶安化第一茶廠完好保存著,它見證了二十世紀以來中國茶業(yè)的發(fā)展,譜寫了安化黑茶轉化升華的新篇章。百年木倉是目前國內用于茶葉生產環(huán)節(jié)最為大型、保存完整且百余年持續(xù)不間斷使用的木質倉庫。中茶以其獨創(chuàng)的“一倉兩藏”工藝造就獨特的“陳醇濃釅,木倉菌香”品質。

圖為中茶安化第一茶廠
恍然間,曾經“茶市斯為最,人煙兩岸稠”中繁榮的古安化,不負黑茶千載名,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三茶”統籌發(fā)展理念的茶旅小鎮(zhèn),詮釋了新時代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新茶經”。
蔣躍登表示,如今安化將黑茶產業(yè)與文化旅游健康等相關產業(yè)統籌協調融合發(fā)展,開發(fā)了很多以茶為媒的旅游景點和產品。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投資茶旅小鎮(zhèn)建設,從黑茶博物館,到圍繞黑茶文化的舞臺大劇——《天下茶道》,以及當地利用自然美景與歷史遺跡打造的茶鄉(xiāng)花海、梅花寨、梅山生態(tài)園等,多形式助力“神韻安化”文旅品牌塑造與茶文化傳承。
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作為神秘古老的梅山文化腹地、“萬里茶道”的必經地,安化黑茶有太多文化歷史積淀。湖南城市學院梅山文化研究所所長、安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顧問李翔指出,“‘儺茶’就是安化黑茶。從當地手抄本的記載看,用儺茶治病至少有千年歷史,針對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儺茶”,形成梅山獨具特色的儺茶水文化。這是梅山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獨特基因,是黑茶茶藝、茶道本土特色的體現。”
“《本草綱目拾遺》中,把安化黑茶列為中藥,有止瀉之利的功效?,F在安化還遺留下很多以茶治病的習慣?!焙鲜∫骊柺忻嗅t(yī)、安化國醫(yī)館館長王衛(wèi)國說,利用茶葉和中藥材原料研發(fā)生產荷香茯磚、八方古脈通茯茶、黃精茶等,都是探索黑茶的新功用。
目前,更多的黑茶打開方式正在安化被發(fā)現,豐富的歷史遺跡有待更多游客探尋。在古代與現代、文化與歷史結合中,安化黑茶的文旅產業(yè)正蓬勃發(fā)展。(參與調研:呂昂、袁波、范超)
來源:新華社北京(記者陶俊潔、馬悅然、王釗),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